
價格這么低,商家怎么做到的?
我們關注了農貿市場、超市、網店等銷售的一些農產品的價格,發(fā)現(xiàn)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(xiàn)象——
有些產品,如果按照目前的價位賣恐怕連成本都不夠。
很多人從來沒有懷疑過:這些產品是怎樣廉價生產出來的?
卻仍然照買不誤,甚至希望再便宜一些才好。
比如,市場上有一款調和油,售價只有3.9元/斤。配料里將葵花籽放在最前面,理論上講應當是以葵花籽為主要原料的。
然而葵花籽出油率是36%左右。
按批發(fā)價3.5元/斤油葵來算,其純油的成本價就是9.8元/斤。
因此,所謂葵花籽調和油,其中的葵花籽肯定是不會多放的。惟有便宜的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菜籽,才可能是配比最高的。
那么轉基因大豆油的成本是多少呢?
轉基因大豆的成本批發(fā)價(到岸價)大約1.7元/斤。
用化學浸提法出油率40%,成本價就要4.25元/斤,也高于市場上銷售的調和油價。
看來商家并沒有太多利潤。
而且運輸、加工、廣告、銷售都要花錢,商場還要利潤、企業(yè)利潤更要考慮。
通過上面簡單的計算,可以看出這些調和油連成本都收不回來!
這么低價的調和油到底是怎么調和出來的?
你正在用健康換取廉價食物
但你的身體騙不了你。
人們已經體會到醫(yī)院里人滿為患,像趕集一樣增加的病人。
重大疾病的大量增加,有很大可能性是長期消費廉價食物釀成的苦果。
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(fā)生在中國,美國也沒有擺脫這個事實。
遺憾的是,很多人并沒有對食品質量的價值予以重視。
市場上充斥了大量連成本都收不回來的廉價食品,且經久不衰!
很多人貪圖食物便宜,不愿意多花錢購買優(yōu)質安全的食品。
持這樣觀點的大有人在,不論是企業(yè)主還是普通工人,在他們的心目中,食物之間存在的質量差異并不大,有便宜的干嘛要買貴的?
還有不少人,他們也明明知道食物的重要性,但一旦到自己多掏錢購買安全食品時,又打了退堂鼓——
白送來的東西要,自己掏錢買的還是便宜貨。
都是同一張嘴,抱怨食品造假時打開著;但吃下去廉價的造假食品時,又閉上了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一些年輕的媽媽們,明明知道廉價的食物可能對孩子健康不利,但為了攢錢買房子買汽車買衣服,還是將廉價的食物送進不到三歲的孩子嘴里。
我們該如何指望食品安全的消費環(huán)境有根本的改觀呢?
其實,很多人不知道,就是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,才造成了市場上:低于成本價的食物、長期保存不變質的食物、用不健康方式生產出來的食物,大行其道。
這就出現(xiàn)了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現(xiàn)象。
當優(yōu)質的食品不能實現(xiàn)優(yōu)價,
當食物真相被掩蓋,
當大量廉價食品充斥市場,
其實吃虧的還是消費者自己。
讓我們來看看,
這些食品到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?
01
疾病風險
藥食同源,長期攝入廉價低質量食品,后果就是疾病的增加。
到了醫(yī)院里,那些平時舍不得吃好食品的人,醫(yī)院要花多少錢就得給多少,不夠還得賣房子湊錢,或者連兒女都得拉進來。
該花的錢都花了,最后可能也無能為力,也無話可說。
如果平時注意增加免疫力,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,進醫(yī)院的概率顯然會降低。
健康的免疫力是優(yōu)質的食物提供的,而不是那些連成本都收不回來的廉價食物提供的。
反而,后者才是降低你免疫力的背后根源。
廉價食品與優(yōu)質食品是存在很大差異的。
以轉基因大豆與傳統(tǒng)大豆為例,兩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差異顯著。
轉基因大豆脯氨酸、天冬氨酸、酪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比傳統(tǒng)大豆降低了15%-62%;
轉基因大豆粗蛋白含量比傳統(tǒng)大豆高8.9%-40%,但α-維生素E和γ-維生素E比傳統(tǒng)大豆降低了12%-64%;
02
人身健康
沒有健康,就沒有能力掙錢,就更沒有能力支付優(yōu)質安全食品的費用,然后就更無法獲得健康......這是一個死循環(huán)。
目前的農業(yè)模式,一般是化肥農藥與除草劑大量使用的,不論是人還是動物的食物都是一樣的。
沒有了健康,人生就打折了,本來能夠活80歲的,少活二十年,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?
03
孩子成為受害者
人類個體,從受精卵開始,到長大成人,所吸收的營養(yǎng)大部分來自食物。
家長給孩子什么樣的食物,孩子就有什么樣的身體。
目前,兒童食物過敏癥、性早熟、多動癥、自閉癥、乃至白血病等都日益增多,這很大程度上是與過量攝入不健康的食物有關。
04
助長食品造假,讓假冒食品害人害己
人人都恨假冒偽劣食品,但很多人又貪圖便宜去購買廉價商品。
市場上的廉價食品被搶購一空,客觀上助長了食物造假,使監(jiān)管難度增大。
如果消費者明白食物的生產與加工過程,不貪圖便宜,假冒偽劣的食品就有機會消失。
05
助長環(huán)境破壞,變成間接受害者
化肥、農藥、農膜的大量使用,農膜低溫焚燒向環(huán)境釋放了許多污染物,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健康。
以化肥為例,過去40年間,全球氮肥的利用效率下降了67%,但每公頃土地的氮肥消耗量卻增加了6倍。
如今農藥,激素、抗生素殘留的問題,超過了歷史上所有時期。
“零農殘”的有機食品如今變成了奢侈品,發(fā)達國家僅有約20%左右的有機食品供應。
而中國還不足1%。
蔬菜、茶葉、水果、糧食、乃至中草藥均出現(xiàn)了農藥殘留。
不要說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,老百姓吃上“低農殘”的無公害食品都成為了奢望。
人類因生產食物而污染,污染的不僅僅是食物,還有空氣、水域土壤。
第一次“綠色”革命解放了勞動力,
使得大量人口進入城市,
讓少量農業(yè)人口養(yǎng)活大量城市人口。
然而不可持續(xù)的市場行為,
也付出了城市人口的健康成本。
讓我們明智的消費,
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票,
為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(xù)共生關系,
一起努力。
責任編輯:田豐